《英语发展史》
发布会暖场视频

暖场视频-1
暖场视频-2
暖场视频-3

新经典高等学校系列教材之一

《英语发展史》目录

第一章 认识英语 001

1.0 概述:英语之前的历史 002

1.1 英语的现状 003

1.2 英语的发展 007

1.3 英语的隶属关系 012

1.4 英语的断代分期 015

英语发展史大事记 017

第二章 古英语019

2.0 概述:古英语 020

2.1 古英语:不列颠的外来语 021

2.2 盎格鲁-撒克逊入侵 022

2.3 基督教在不列颠的传播 030

2.4 北欧海盗入侵 035

2.5 古英语特点 043

2.6 古英语文学与文献资料 046

2.7 中国人眼中的古英语文学 048

古英语大事记 056

第三章 中世纪英语 057

3.0 概述:中世纪英语 058

3.1 诺曼征服(1066年) 059

3.2 英语地位的提升 067

3.3 英文《圣经》的翻译 069

3.4 乔叟对英语的贡献 071

3.5 印刷术的传播 072

3.6 “官方文书标准” 076

3.7 “元音巨变” 077

3.8 中世纪英语特点 094

3.9 中世纪英语文学 118

中世纪英语大事记 126

第四章 早期现代英语 127

4.0 概述:早期现代英语 128

4.1 早期现代英语的断代分期 129

4.2 早期现代英语的形成 133

4.3 廷代尔翻译的《圣经》 136

4.4 莎士比亚英语 139

4.5 关于“外来词的争论” 146

4.6《钦定版圣经》 154

4.7 英语的规范和《英语词典》 157

4.8 早期现代英语的特点 160

4.9 早期现代英语文学 166

早期现代英语大事记 190

第五章 现代英语 193

5.0 概述:现代英语 194

5.1 古今英语文本比较 195

5.2 英语词典和“文曲星” 199

5.3 现代英语词汇的来源 204

5.4 现代英语的拼写和读音 211

5.5 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影响 219

5.6 简明英语运动 221

5.7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224

5.8 从格林定律到语料库语言学 225

5.9 现代英语文学 233

现代英语大事记 250

第六章 英语修辞、风格和文体 253

6.0 概述:修辞、风格和文体 254

6.1 英语中的俚语和成语 255

6.2 禁忌语和委婉语 275

6.3 现代英语中的专有名词 278

6.4 单词和词组 284

6.5 关于基础英语词汇 289

6.6 英语中的拉丁成分 296

6.7 英语中的法语成分 300

6.8 关于英语修辞、风格和文体 307

第七章 英语变体 313

7.0 概述:英语变体 314

7.1 美国英语 315

7.2 澳大利亚英语 339

7.3 克里奥尔英语 368

7.4 印度英语 372

7.5 新加坡英语 375

7.6 苏格兰英语 379

7.7 爱尔兰英语 385

7.8 威尔士英语 389

第八章 英语对汉语的影响 395

8.0 概述:英语对汉语的影响 396

8.1 英语和汉语的交流 397

8.2 英语语音对汉语语音的影响 409

8.3 英语句式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411

8.4 关于音译外来词 413

8.5 汉语中的英语借用语 417

8.6 英文缩略语在汉语中的使用 428

8.7 英语文学作品的影响431

8.8 中文标志和专有名词的翻译 433

8.9 关于汉译英的问题 443

本书结语 456

附录 462

附录1 英语发展年代表 462

附录2 英语发展史涉及的
主要人物 480

附录3 英语发展史涉及的
英文关键词 486

专家评介《英语发展史》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胡壮麟

《英语发展史》既是一本有分量的专著,同时又是一本很有特色的教材。本书的英语主标题“From English to Globlish”表明了作者对英语的正确定位,即它是当前最通用的国际语言,为此,作者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贸易、宗教、文化、体育以及社会变迁等多个方面对英语的发展和演变加以论述,有理有据;作者对英语发展史上的“外来词的争论”以及“元音巨变”和“语音变化理论”等宏观问题的分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论述充分,说服力强,很有现实意义。

清华大学教授   程慕胜

对于从事英语教学、文学或语言研究的人来说,本书都是能发挥作用的,因为他们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英语的词汇量为何如此之大?它的词汇量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英语的读音与拼写之间的关系那么复杂?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规则动词和名词的不规则复数形式?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像莎士比亚、狄更斯这样的文学巨人的英语有怎样的特点?受到了他们生活的时代的哪些影响?所有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但书中所包含的远不止这些内容。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秦秀白

作者以历时研究方法讲述英语的演变过程,将英语的起源、发展、现状和未来置于其赖以生存的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下予以考察,融“语言”和“文化”于一体,揭示了“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这一朴素的道理。这一研究视角不仅为中国人学习和撰写英语史著作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也为广义的文化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

与秦秀白教授在湖南-2012年

《英语发展史》作者简介

张勇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荣誉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83年留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毕业后,在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工作。1994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历任英语教研室主任、外语学院院长、院党委书记。为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开设《口译》和《英语成语》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英语发展史》和《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著有《简明经济学英语》、《扩大你的词汇量》、《英语成语1000条》、《英语发展史》、《英语语言文化概览》、《英语小史》,合著《英语成语及英语文化》。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英语发展史】;主持公益项目“伊泰杯”英语词汇竞赛;定期更新【勇先时代英语】词汇小测验的内容。目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中学支教。

墨尔本大学毕业照-1986年

《英语发展史》作者在西欧-1992年

《英语发展史》作者在北京-2009年

外研社总编徐建忠先生出席新书发布会(2014年6月20日)

马克林教授(Colin Mackerras)在《英语发展史》发布会现场

清华大学程慕胜教授和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壮麟先生应邀在“英语发展史高级研修班”讲课,2017年,外研社,北京(摄影:张爱莲)

布莱克墨教授(Wes Blackmore)是《英语发展史》作者的良师益友,他曾担任澳大利亚VCE历史考试总考官多年,退休前在墨尔本大学教历史。布莱克墨教授耿直、幽默、语言文字功底深厚、朋友圈的人都知道他的词汇量很大;布莱克墨教授懂拉丁文、善于交际(他父母和哥哥弟弟都是聋哑人)。他曾在美国、英国、哈萨克斯坦、日本等国工作,也曾在呼和浩特、包头、北京、烟台、青岛等地教英文。1998年荣获山东省政府颁发的“齐鲁友谊奖”。从1980年代开始,布莱克墨教授一直在鼓励张勇先撰写一本给中国人看的英语发展史。布莱克墨教授对张勇先的帮助是多方面的,通过他的引荐,张勇先有幸结识了众多澳大利亚朋友,基于这样的基础,张勇先才有可能在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这个平台上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澳大利亚和中国。

布莱克墨教授在澳大利亚-1982

布莱克墨教授在鄂尔多斯-1983年

与94级英语专业学生课后合影
中国人民大学-1996年

布莱克墨教授应邀出席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术活动,北京-2003年

澳大利亚总督昆廷 • 布莱斯阁下视察访问人大澳研中心-2013年

马克林教授与人大澳研十周年
纪念活动-2014年

澳大利亚研究高级研修班
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

迪肯大学荣誉博士授予仪式(从右至左):迪肯大学副校长Gary Smith,迪肯大学校长Jan den Hollander,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教授,张勇先,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安思捷阁下的特派代表Bateman女士,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教授,北京-2016年

人大师生参加北大国际会议与胡壮麟教授和马克林教授合影-2016年

英语系期末总结会-2017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与澳大利亚“天空新闻”的中澳对话节目-2017年

博士生吴迪预答辩,中国人民大学澳研中心-2017年

第16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会议,2017年,北京(从右至左)孙有中、杨潮光、王国富、胡壮麟、杜瑞清、胡文仲、张勇先

甘觅奇教授(Bill Gammage)与外研社总编徐建忠在北京-2018年

甘觅奇教授在北京解说巴布亚新几内亚钦布省名称的来龙去脉-2018年

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部长佩恩阁下出席中澳建交《45个人物,45个故事》发布会,澳大利亚大使馆(北京)-2018年

参加中澳建交45周年庆祝活动与翻译家李尧教授合影-2019年

与西悉尼大学梅卓琳教授(Jocelyn Chey)在大使馆参加活动-2019年

内蒙古杭锦旗中学英语课堂-2019年

内蒙古杭锦旗中学英语课堂-2020年

与杭锦旗中学毕业生交流-2021年
(摄影:王雅琴)

内蒙古杭锦旗中学英语课堂-2022年

勇先时代英语·微信关注

From English to Globlish